农苗网

|

沙棘价格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沙棘资讯 > 正文

治理水土流失先锋树种 孙吴大果沙棘满地生金

发布日期:2006-06-23 00:00: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浏览次数:2876

沙棘价格网沙棘,耐干旱,固沙防风,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它活血化瘀,是养胃健脾的良药。干百年来,牧民尊它为“圣果”。1977年,国家卫生部将其列入《中国药典》。如今,这种有着灿烂历史的小灌木成了孙吴县的宝贝。 林产结构调整选定大果沙棘。 孙吴县是个山区县,农业、林业是县域经济的主项。由于多年对天然次生林木的开发利用,县内森林资源锐减,林业进入了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时期;同时,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林产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调什么?怎么调?孙吴人选择了放宽眼界、优中选忧的改革之路。几经考察研究,孙吴县把目光锁定在了适应能力和生态防护功能皆强、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好的沙棘树种上。 要调就调成较好的。鉴于国内现有的中华沙棘品种果小、刺多、产量低,不易推广,该县决定:宁可先期投人大、难度高,也要引进世界较先进的俄罗斯科技新品种大果沙棘及其科学繁育技术。1999年春,第一批俄罗斯大果沙棘在俄专家的“陪同”下落户孙吴,开始了它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历程。 记者到孙吴采访的时候,正是这里大果沙棘人工栽植的较佳时期。在西兴乡勇收村,记者采访了正在地里栽沙棘苗的张登胜。2003年,他带头种了两亩大果沙棘,到现在已经见果两年。“没想到,这东西效益这么高,还没到盛果期,去年两亩地就已经收了1000来公斤,现在每公斤收购价在4元左右,去了成本能纯剩2000元。”张登胜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他家的沙棘现在已经发展到一垧半地,老张看准了这个新产业,今年又包地种了两垧。 借外脑高起点介入新领域 如今在孙吴,大果沙棘是较好的名片。贵客来了,捧上一杯甘甜的沙棘饮料,孙吴人的开场白顺势推出:我们的发展思路是“建沙棘基地、兴沙棘产业、保一方生态、活一方经济”。 孙吴县林业局沙棘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清武告诉记者,截至今年1月份,该县已经累计投资650万元从俄罗斯引进了丘伊思克、亚塔尔娜亚、契利亚等20个优质大果沙棘品种100多万株。目前全县大果沙棘的栽植面积已达8万亩,其中国营林场6万亩,群众及农民营造2万亩。 据介绍,为了让俄罗斯的大果沙棘适应孙吴的水土,该县广借外脑、广纳贤才,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从它落户那天,就始终有俄罗斯专家的技术服务;聘请中科院教授为沙棘顾问;与东北林业大学开展苗木组培技术领域的合作;请农科院浆果研究所进行深度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孙吴县不但掌握了大果沙棘无性和有性繁殖的全套技术,并已开始生物组培繁殖的探索,实现了拥有自主产权的苗木品系;对沙棘产品的加工也由初级的饮品生产提升到沙棘油、沙棘黄酮、胡萝卜素和天然色素等国际领先的技术领域。 2001年,该县被国家林业局沙棘办命名为“东北沙棘良种繁育基地”;2002年,该县被评为全国“大果沙棘生态经济林建设模范县”;2003年,该县的沙棘示范基地和研究推广项目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2004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定该县沙棘标准化示范园区为国家级一类示范建设项目。 全方位强势推进产业化 从1999年开始引种,大果沙棘落户孙吴的年头并不长,但却已创造了3个“中国之较”――俄罗斯大果沙棘引进苗木较多、产苗量较高、栽植面积较大的县份。孙吴县委宣传部部长张进来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把沙棘产业作为立县五大支柱产业之首,举全县之力重点推进的结果。 据介绍,孙吴县在沙棘产业的发展上采取的是科研、基地、龙头齐头并进的产业推进战略。自苗木落户之日起,就同时谋划基地扩?大与加工业的布局与发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该县刚刚出台的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发包大果沙棘造林地的通知。“虽然现在沙棘总结实量已达150吨,实现加工产值700万元、利润100多万元,但距离立县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所以必须加快发展。”张进来解释说。, 目前,孙吴县已累计投资700多万元建成长乐山饮品和孙吴镇沙棘制品两个加工业龙头,拥有超临界萃取、三效回流提取等一系列先进设备。 在位于大河口林场的沙棘加工基地,黑龙江长乐山饮品有限公司副经理田仁芝告诉记者,“这个产业绝对是阳光产业。企业产品自打上市就始终供不应求,而且市场越来越好,关键是原料不足。每年的加工量只有100来吨,而加工能力多达:1000多吨。相信原料供应充足之日,我们孙吴就迎来了沙棘立县之时。”

 
关键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